兄弟鬩牆引爆球鞋大戰,Adidas與PUMA你是哪一派?

Adidas和Puma皆為全球市佔上僅次於Nike的運動品牌,但你知道以球鞋專利聞名的Adidas與重視品牌發展價值的Puma,其創辦人來自一對親兄弟嗎?Oli Vie Design今天要跟大家講一個球鞋世家兄弟鬩牆,最終卻在無比競爭的市場中獨霸一方、各領風騷的故事。究竟他們是如何辦到的呢?

圖片來源 : Hustle Over Everything

Dasslers家族在的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小鎮Herzogenaurach,成立了製鞋工坊,且其歷史可追溯至中世紀,而Rudolf Dasslers (1898年出生)與Adolf Dasslers (1900年出生)就來自在這個製鞋家族,雖說是親兄弟,但兩人從小就展現出截然不同的特質,哥哥Rudolf屬於務實派,富有商業頭腦及公關長才,是天生的「生意仔」,而弟弟Adolf則屬於理想派,重視產品研發與製程專利,是100%的「發明家」,可想而知,兄弟聯手便輕而一舉的把家族事業經營得風生水起。

圖片來源 : ACM

一戰後20歲的Adolf憑借著對產品研發的熱情與實力,接掌了製鞋工坊,同時與鞋釘工匠Gebrüder Zehlein合作,並將生產重心轉移至運動鞋,特別是「跑步用釘鞋」。1924年Rudolf加入弟弟的事業,共同成立「達斯勒兄弟鞋廠」(Schuhfabrik Gebrüder Dassler),而這次的合作,一開始就像是RD與Sales的完美結合。

為了拓展品牌知名度,專攻運動鞋市場的Dassler開始贊助運動員,並在1932年洛杉磯奧運中大放異彩,接著1936年奧運主辦國來到德國柏林,而當時的納粹運動已經在德國遍地開花,然而面對這一個為品牌發力的大好舞台,Adolf認為政治不該凌駕於運動,他的目標是讓世界上跑最快的人穿上自己研發的運動鞋,於是重視產品效能的Adolf,不顧哥哥Rudolf反對,決定找來奪冠大熱門的美國黑人短跑好手Jesse Owens穿上Dassler的跑鞋上場。

圖片來源 : Esenlik

果然Owens在奧運場上大開外掛,風光的在德國的土地上,穿上德國製的鞋子遙遙領先德國選手,拿走四面金牌,此舉徹底惹怒納粹,希特勒甚至要求禁示黑人參與賽事,而親手把自己推上風口浪尖上的Dassler,因此9成產量被迫大減、裁員50%人力,加上1939年後爆發二次世界大戰,歐洲戰事四起導致鞋廠經營面臨嚴峻考驗。

圖片來源 : SHELFLIFE

歷史往往不是童話故事,兩兄弟因嚴重的理念分歧、戰事磨難,最終於1948年走向分家之路,Rudolf成立了Puma,而Adolf隨後也以自己的小名Adi與家族姓氏縮寫創立了Adidas,兩個品牌都成立於兄弟的家鄉Herzogenaurach,而且相隔只有500公尺,從此展開了兩個品牌的市場爭奪戰。一開始雙方都從舊有客戶下手,結果當然是由業務能力較好的Puma先下一城,直到1950年,原本與Puma合作的西德足球隊因表現平平,轉向與Adidas合作。Adidas打破足球鞋的框架,打造了低筒、輕量、與旋入式鞋釘設計,讓球員可以依據土地特性更換釘鞋,所以只要遇上雨賽,西德隊就能有更好的抓球力與控球力,結果1954年的世界盃真的下雨了,所有球員皆換上Adidas的釘鞋,並獲得當年度的世界盃冠軍,Adidas從此一戰成名。

Adolf追求研產品研發、效能與品質,其一生中一共申請了超過700項專利,而這樣的經營理念也讓Adidas自1970年起便成為國際足總官方指定贊助商,為足球賽事設計運動鞋、球與運動服,並逐漸發展成世界第二大運動品牌。而公關高手的哥哥Rudolf則以Puma美洲獅的驃悍形象及卓越的市場敏銳度,率先打入美國街頭,伴隨著嘻哈文化的崛起,向年輕世代展示了Puma的品牌價值,與Nike、Adidas位列全球前三大運動品牌。直到2009年Adidas與Puma的員工在家鄉舉辦了一場足球賽,才讓兄弟兩長達一甲子的衝突,握手言和。

看到這裡,讀者覺得自己是傾心產品研發的Adidas派,還是能掌握市場流行趨勢的Puma派呢?在Oli Vie Design的品牌經營實務上,再好的產品,沒有人知道、沒有人用、沒有人買,那它就不能形塑出品牌價值,而不好的產品遇上好的行銷,也只是在加速品牌死亡而已,唯有研發出符合消費期待的產品,加上能洞察市場、發揮綜效的行銷idea,才有機會在當今競爭的市場中脫穎而出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